釹鐵硼 | 追隨滲鏑技術之后 追蹤究竟要否省鏑2015-11-16
滲鏑技術雖然是表面功夫,但是也讓中國的釹鐵硼企業膜拜了很久,畢竟我們是后起之秀,需要追隨新技術,其在特定的批量生產應用方面可以節省成本。然而求索之后,尚需溫故而知新。
發展背景
滲鏑技術,是2010年時候稀土價格暴漲而被逼出來的日本技術,實際上就是為了省鏑而省錢。
技術現狀
釹鐵硼減少鏑的用量有兩大方法,晶體顆粒微細化和晶界擴散法。通過晶體顆粒微細化有望將鏑含量削減1-2%左右,采用晶界擴散法有望削減2-3%左右。合計計算,約可減少5%。
應用瓶頸
1、用于小磁鋼;
2、滲鏑深度淺、滲鏑濃度隨深度增加而下降;
3、工藝成本高;
4、省下的鏑需要鎵替代。
溫故知新
這里實際上想提醒企業追蹤滲鏑工藝的磁鋼應用產品的性能變化、已經在同類產品應用中和未省鏑應用產品性能的比較。比如同一批產品同時開始應用,到同一時間去測試比較性能。如果應用滲鏑釹鐵硼的性能要好于未省鏑的釹鐵硼,那么該技術是可以點贊的,反之則應該吐槽至拋棄更應該反省。
再糊弄事的裝修師傅也會提醒你,水電裝修錢不能省,主要指的是材料,要采用銅的和厚的,避免破壞性的來回更換。這就和工具中的零部件電機一樣,頻繁更換也是破壞性的、而且耽誤工時、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