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院新疆理化所發明一種腐植酸改性飛灰磁性材料及油水分離方法2015-09-18
9月1日,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理化技術研究所科研人員完成的“一種腐植酸改性飛灰磁性材料的制備及油水分離方法”獲國家發明專利授權(專利號:ZL 201410011584.2)。
磁吸附分離法是近些年發展起來的一種新型除油方法,具體來說就是使用具有較強吸附能力的磁性粒子捕獲水體中乳化油滴,從而在磁性場的作用下達到快速分離的效果,該方法簡單、易操作、處理水質好、出水穩定、設備占地少,水處理效果完全取決于磁性粒子的吸附性能。
鋼鐵等冶金行業在生產過程中要排放大量的“磁性”固體廢棄物,包括除塵灰和飛灰等。這些堆積和飛揚的粉塵對廠區及周圍的環境造成嚴重污染,對農田的生態環境也有很大的危害。如將其進行合理開發和利用,不僅可以保護環境,而且可實現冶金行業廢棄物的資源化。
新疆理化所科研人員針對上述問題,發明了一種腐植酸改性飛灰磁性材料及油水分離方法。該方法利用煉鋼過程中產生的工業廢料——磁性飛灰為原料,通過飛灰的純化、腐植酸與飛灰的球磨處理及復合材料后處理等步驟對飛灰的表面進行疏水化改性,從而完成水處理用腐植酸改性飛灰磁性材料的制備。通過該方法獲得的腐植酸改性飛灰磁性材料具有較好的吸附性能和較強的磁分離性能。結合油水磁分離方法,可對水體中分散油、乳狀油和部分溶解性油等污染物質加以吸附、分離和去除,同時可以加快絮體沉降、降低絮凝劑的加入量、以及減少污泥的產生量。
該發明方法工藝簡單,易控制,適應大規模工業化生產油水分離材料,處理后的水體可以達到國家廢水排放標準,并達到以廢治廢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