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探索鑭鈰稀土永磁材料規模化生產2015-08-17
吳文遠教授在參加2015四川涼山科技成果轉化對接會期間說提到,四川稀土鑭鈰比重大我們的確無法改變,但可以改變的是鑭鈰使用的領域,比如風力發電機上使用的釹鐵硼永磁材料,因為稀土釹價格太高,導致部分電機生產商以鐵氧體替代,價格雖然下來了,但其發電性能大大降低。而四川大學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副院長、教授劉穎研發的鑭鈰稀土永磁材料,不但讓電機成本下降,而且發電性能不比使用釹鐵硼永磁材料的電機差。
吳文遠教授說,四川于1986年開始對稀土礦進行普查和詳查,至今已初步查明稀土礦29處,涼山成為四川稀土主礦區,儲量位居全國第二。但涼山的稀土礦為輕稀土,輕稀土中80%以上的成分都是鑭鈰,而鐠釹只占12%左右。鑭鈰利用好了,也就意味著涼山稀土的主要部分利用好了。四川大學鑭鈰稀土永磁材料的研發成果已經成熟,但還必須通過工廠化應用才能轉化為生產技術,集成了這種生產技術才能大規模生產,真正形成一個產業。
近日,四川大學與四川萬凱豐稀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達成合作協議,今年在四川萬凱豐稀土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建設一條年產量1000噸的試驗平臺,用1年時間完成科研成果向生產技術的轉化,再用2至3年時間,通過優化和集成生產技術,最終在公司形成規模化生產。
吳文遠教授稱,鑭鈰稀土永磁材料規模化生產后,會給四川甚至全國稀土永磁材料的開發利用帶來降本增效革命性的改變,四川稀土將變劣勢為優勢,從而在稀土永磁材料市場攻城略地,如果鑭鈰稀土永磁材料只占目前國內永磁材料市場份額的40%,也會形成100億元產值的產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