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器人領銜的互聯網+工業4.02015-08-14
隨著“互聯網+制造”的高速發展,工業4.0或將同步于工業3.0進入中國制造,機器人及自動化技術是開啟這一時代的鑰匙,成長空間巨大,政策支持及產業資本投資熱潮成為機器人產業發展的重要驅動因素。機構預計,2014年-2020年,中國工業機器人系統的總安裝量需求范圍在63.8萬-176萬臺套,綜合估計本體市場總規模將超千億。
據發改委消息,下一步將從四方面支持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一是通過“首臺套”等政策幫助機器人行業擴大市場消費。二是創新中央資金的使用方式,考慮用產業基金的方式來支持機器人行業的發展。三是要加大金融領域對新興領域的支持,在貸款、上市、發債方面加大支持。四是要擴大國際合作,引進一些國外技術以及高水平人才。
從歷史數據分析,中國機器人的工均擁有量很低,未來中國工業機器人市場還有很大的增長空間。2012年中國工業機器人銷量22987臺,其中本土品牌機器人銷量市占率僅為4%,合資及國外品牌占到了96%,其中FANUC、安川、KUKA、ABB四大品牌市占率超過50%。目前我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仍然遠遠低于全球平均水平,離日本、韓國、德國等更是有很大差距。韓國是全球工業機器人使用密度最高的國家,每一萬名工人中擁有機器人數量395臺、日本339臺、德國274臺,而中國僅為23臺,不及國際平均水平58臺的一半,更不用說高密度國家水平。2012年國內制造業從業人員4262萬人,以國際平均水平58臺計算,需要工業機器人24.7萬臺,若要達到工信部提出的人均100臺的目標,保有量將達到42.6萬臺,是目前的4倍。
有機構測算,目前一臺165kg焊接機器人需要消耗25公斤高性能釹鐵硼,而目前國內機器人使用的伺服電機及驅動還是以國外供應為主,但是埃斯頓、廣數、匯川等企業伺服電機進展較為順利,2014年可能實現較大突破。國際機器人聯合會估計,2014年全球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225,000臺,較2013年增長27%。工業機器人銷量在全球所有主要市場均出現增長,其中亞洲市場增長過半。中國尤為耀眼,2014年工業機器人銷量約為56,000臺。
中國機器人產業的國產化提升和應用空間較大,給釹鐵硼的應用擴張也提供了較好的發展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