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信息行業發展態勢良好2015-08-14
工信部消息,今年以來,我國電子信息行業繼續保持平穩較快發展態勢,一季度增加值增長12%,高出全國工業平均水平5.6個百分點。前兩個月收入增長11.1%,同比提高5.2個點,利潤增長39.1%,雖然電子信息行業發展增速領先工業行業,但仍是喜憂參半,面臨的轉型升級壓力和難度不斷加大,企業剛性成本攀升、效益縮水明顯,產業發展已進入新的關鍵時期。
主要特點
1、研發能力強、產業鏈全的企業發展良好
如中興、華為、海信研發投入強度超過10%,產品市場發展良好,產銷及效益均大幅增長;海信彩電利潤率4%,高出行業平均水平2.6個百分點(彩電行業利潤率1.4%);TCL上下游產業鏈較為完善,利潤率超過3%,高于行業平均水平1.6個百分點。
2、融合發展早,轉型升級快的企業發展良好
一些電視機制造企業與網絡商、軟件開發商、內容服務商聯手,不斷推出數字家庭、多媒體應用、智能家居等,市場收入明顯好于其它產品生產商。一些國內手機生產企業進一步加強軟件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加快提升手機使用質量和銷量。國產品牌智能手機的銷量明顯提升,內銷占比超過60%。
3、戰略性新興產業、信息消費領域發展良好
一季度集成電路、光電子器件、光纖光纜、環境監測專用儀器儀表、導航專用儀器等行業增勢突出,產值增速均超過行業平均水平。信息消費不斷向運動、醫療、保健、安全生產監控和數字家庭等領域滲透與延伸。一季度軟件產業、醫療電子、汽車電子、可穿戴設備、智能家居增速均超過15%;智能手機、智能電視內銷收入分別增長20.4%和13.1%,通信設備與家用視聽行業內銷市場對電子信息行業增長的貢獻率超過16%。
4、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相關產業發展良好
各地智慧城市建設的加快推進,進一步帶動了云計算、物聯網、大數據等新業態迅速成長。今年一季度大數據、云計算規模增長超過20%,阿里巴巴、騰訊、百度等互聯網企業的云平臺、云服務項目投資建設與應用收入增長超過30%,電信運營商進一步加快實施云服務轉型戰略,一季度增值電信企業收入增長18.3%。
5、產業結構調整持續深化,自主創新成績突出
內需市場和內資企業作用增強,一季度電子內銷產值增長14.8%,對行業增長的貢獻率為73.9%;綠色化、網絡化、智能化等趨勢增強,智能手機、智能電視的滲透率分別超過90%和60%;平板電腦和LED顯示屏內銷增長均超過9%和15%;自主研發能力明顯提升,國產集成電路28納米工藝日趨成熟;自主知識產權的12英寸28納米刻蝕技術取得突破,國內首顆40納米級導航芯片和首款自主產權的龍芯3B服務器相繼問世,第五代通信技術的相關標準制定、技術開發及產業化實驗等工作加快推進。
突出問題
隨著宏觀經濟環境的變化、產業技術水平升級換代加快以及國際產業競爭合作格局的變革,產業發展中的一些新的矛盾和問題逐步顯現,對產業發展的制約日益突出。
企業投資信心不足與好項目難以落地矛盾突出、歐美市場回升不足與新興市場放緩現象突出、自主創新能力不足,自主知名品牌匱乏、傳統領域增速放緩,新興領域規模成長不足、生產成本持續上升,企業向外轉移明顯、經營環境待完善,扶持力度待增強、國際競爭不斷加劇,貿易保護愈演愈烈。
趨勢預測
從國際形勢看,世界經濟仍延續低速增長態勢,近期風險因素有所增加;美國經濟復蘇勢頭較好,但歐洲、日本增速持續低迷,新興經濟體增長總體放緩;主要經濟體貨幣政策分化嚴重,貨幣匯率波動加劇,國際市場大宗商品價格持續下跌,烏克蘭、中東等熱點地區政治局勢持續緊張等。
從國內形勢看,我國經濟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改變,但短期面臨的困難增大,預計2015年我國宏觀經濟將保持中速增長,電子信息行業也面臨一定的下行壓力,同時也應看到,經濟發展中的積極因素也在逐步顯現,政府已提出“中國制造2025”、“一帶一路”、“互聯網+”等新思路新要求,從技術、產品、管理、市場、模式等多個維度進行長期的戰略規劃,將有效驅動產業升級,推動經濟增長。
綜合各種因素預計,2015年,行業發展挑戰與機遇并存,電子信息行業基本面總體良好,將保持平穩發展態勢。
除軟件之外,電子信息行業的所有產品涉及存儲、感應、顯示、聲音、微動都離不開重要原材料稀土的應用,長期發展機會猶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