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節能減排和高效電機應用2015-08-03
為抑制全球暖化協議鋪路的巴黎46國會談已獲得“突破”,所有參加巴黎會談的國家,都贊成由外界查證各國為履行碳減排承諾所采取的節能減排等措施。195國將參加預定11月30日到12月11日在巴黎舉行的聯合國氣候會議,會中將敲定抑制全球暖化的國際協議。
實際上,在此背景下,高效節能電機成為全球電機產業發展的共識。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巴西、澳大利亞和新西蘭等國都相繼制定了電動機的能效標準與能效標識制度,明確了電機節能與效率提高的時間表、執行方式與實施范圍。比如,美國在EPACT標準之上制定的NEMAPremium超高能效標準、歐盟的EU—CEMEP標準、澳大利亞AS/NS1359.5—2000和我國GB18613—2012標準。
我國也相繼出臺了一些指導政策,特別是2008年以后,加快了淘汰低效電機及拖動設備的速度,加大了高效節能電機推廣力度;2009年5月,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將高效、超高效電機應用列入惠民工程;2009年和2012年工業和信息化部也先后發布了兩批“高耗能落后機電設備(產品)淘汰目錄”;2010年5月,財政部和國家發改委又將高效電機納入節能產品惠民工程實施范圍,連續推出六批“節能產品惠民工程”高效電機推廣目錄;《工業節能“十二五”規劃》和《“十二五”節能環保產業發展規劃》中將電機系統節能列入重點節能九大工程,提出示范推廣稀土永磁無鐵芯電機、電動機用鑄銅轉子技術等高效節能電機技術和設備。
當前,電動機行業面臨多重考驗,企業轉型勢在必行。我國電機產品雖種類繁多,但效率不高,“大馬拉小車”現象嚴重,高效電機的推廣情況與全球差距較大。近年來,歐美等發達國家不斷提高電機能效準入標準,基本已全部使用高效電機。一方面全國新增電力裝機容量大幅減少,給大電機市場帶來不小的壓力;另一方面中小電機進入“高效節能”環境,行業“洗牌”不可避免。電機行業發展遇到瓶頸,企業轉型已成必然。
我國能源相對缺乏,優質能源嚴重短缺,從節約能源、保護環境出發,高效率電動機是目前的國際發展趨勢,同時也是我國節能減排的必然選擇,符合國家利益。粗略估計,如果將在用的普通電機全部更換為高效電機,每年可節省用電量約600~1000億千瓦時;在其他條件不變情況下,可使我國全社會用電量降低2個百分點左右,使我國能源消費總量和單位GDP能耗下降1個百分點左右。
采用高效電機符合企業長遠利益。在電機的全生命周期中,初始購買、安裝和期間維護費用只占全部費用的10%左右,而運行所需電費將占到90%左右。選擇高效電機從而節省電費,長期來看更符合企業利益。多數專家認為,電機節能,應該考慮使用釹鐵硼電機一步到位。從短期來看,支持的成本稍微高一些,但是考慮到環保和節能的因素則物超所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