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信部否認中國政府介入過稀土市場價格2014-02-15
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向記者展示因稀土開采導致環境破壞的照片
中國網絡電視臺消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于2012年6月20日上午10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蘇波介紹中國的稀土狀況與政策等方面的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
美聯社記者:
我的問題是關于稀土貿易和世貿組織案件的。我們知道,因為中國出于對環境保護的原因執行了一些出口配額和管理的措施,國外稀土價格遠遠高于中國國內稀土價格,而像鐵礦石這樣的資源,在中國國內和國外是一樣的,是不是可以說中國對稀土實施的各項管理提升了國外稀土的價格?另外關于世貿組織的這一稀土案件,中國一直稱對稀土貿易和出口實行相關的管理措施是為了保護環境和資源,中國政府為什么不直接去管理國內的礦業來保護環境?
蘇波:
提到的這兩個問題,前面有一部分已經做了解釋。關于稀土的價格問題,稀土價格國內國外有差距,我也非常關心。這個問題我問過一些稀土企業的企業家和董事長,一個是品質上的差距形成價格上的差距。我到廈鎢去調研,看到廈鎢完全采用日本的設備生產稀土,這個公司的董事長告訴我,同樣的產品,同我們國內其他企業采用國產設備生產的質量不同,所以它的價格是我們國內同類產品價格的3倍。就像一件衣服可以是一萬塊錢,也可以是一千塊錢,重在它的品質、質量。因為此前我已經非常關注國外的朋友們對我們稀土國內國外價格價差的疑慮,我本人作為主管部門的負責人,也非常關心這個問題,我也需要尋求這個答案,因為我們政府從來沒有介入過市場的價格。
另外一個因素,可能跟我們海關的進出口規則有關,因為海關征收海關稅的時候,要在雙方合同的基礎上,考慮運輸和保險的一些費用,來確定征稅額。海關的做法也是有國際規則的,根據《海關法》和《進出口關稅條例》,適用《對外貿易法》和《貨物進出口管理條例》,完全是國際慣例。對于去年稀土的價格上漲以后,出口配額都沒有用完,國內和國際的稀土價格有差異,更難說是政府有關部門插手市場規則造成的。因為稀土作為一種國際化產品,完全是供需雙方通過共同協商來確定的。因為價格過高的話,企業完全可以不購買,或者是價格機制會促使稀土的其他資源國盡快地開發它的稀土資源,以獲取高額利潤。
至少我作為工業和信息化部主管部門的領導,我們從來沒有下發過或者口頭指令過任何一個企業對它的稀土銷售價格采取什么措施。
至于您提到的第二個問題,說中國政府加強稀土行業的管理,就是為了保護資源、保護環境,那中國政府應該加強對國內企業的管理,以保護資源和保護環境。這個提問作為建議我倒是非常樂意接受的。因為我們這幾年的行業嚴格管理,就是要實現上述目標,而不是以這個作為借口去提高價格,去獲取國際上的政治或者經濟利益。我非常理解國外的朋友們在稀土價格高啟的情況下產生的憂慮,但我也不太認同國外的一些朋友們說中國的稀土行業管理、治理環境污染是一種借口。因為我去年在和歐盟工業總司的先生們對話時,有一位朋友當著我的面說,中國治理環境污染問題只是借口。但是從中國政府的內心和最重要的任務來說,關心老百姓的生命安全和健康是政府最主要的職責。沒有一個國家的政府在環境遭到重大污染、資源遭到重大破壞的情況下不計后果,仍然不斷地開發一種產品。
我本來不想再展示我帶來的幾張照片,因為這是一封群眾來信寄給我的,礦山開采所造成的嚴重的污染觸目驚心,請大家看。而且這些污染有些是可治的,有些是不可治的,在這樣的環境下生活的老百姓,他的健康和生命有何保障?這些大量的礦渣、大量的泥石流、大量的滑坡、大量的污染物污染了老百姓的飲水,僅在這樣一個縣里,就有十幾平方公里,有幾萬噸的礦渣,有4.5萬人喝不上干凈的水。我在某種程度上理解了國外的先生們的聰明所在,因為他們把污染環境的這些礦都關了,但是中國承擔了向世界90%的供應量,在嚴重地污染自己的環境。這個問題也是對我們政府的一種考驗。如果說真正為了經濟利益,我寧可把這些礦關掉,因為它在中國的經濟里面是九牛之一毛。在中國的老百姓心里,我們這么多年大量地供應各國的稀土需求,他們首先感覺到自己應該得到回報、得到感謝,所以我們治理環境污染是政府的責任,是真誠的,是完全符合實際的,而不是虛假的,更不是一種借口。所以我們會按照這位先生的建議,更加努力地做好工作,加強稀土行業的環境整治和資源的保護。